近年来,随着老年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,书画创作成为许多退休人群的热门爱好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老年人的“艺术热情”,以“书画比赛获奖”“颁发荣誉证书”“聘任客座教授”等名义,精心设计骗局,导致众多老年人遭受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。
【案例简介】
陈老先生接到自称“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”的电话,邀请其参加“中国文化和旅游网络书画展”,声称是“国家级”展览。陈老先生提交作品后,被告知获得“艺术文化英雄”勋章,但需缴纳12800元“备案注册费”。随后,对方又称其作品被“某国皇家艺术学院”认可,聘请他为客座教授,但需支付36800元教材印刷费。陈老先生信以为真,按要求缴纳所谓的“备案注册费”及“教材印刷费”。后续对方持续通过各种“荣誉证书费”“奖金手续费”等名义,要求陈老先生缴纳费用,甚至要求陈老先生“每年缴纳换证费以维持荣誉”,同时告知陈老先生如不及时缴费将被“除名”。直到陈老先生女儿发现聘书和勋章系伪造,报警后警方查实,该团伙是针对老年人通过虚构“国字号”机构实施诈骗的诈骗分子。
【案例分析】
不法分子精心设计虚荣心与信息差的双重陷阱,实施诈骗。以下是此类诈骗的常见手法:
一、虚构权威,制造“稀缺性”
不法分子常冒用“中国文化和旅游部”“中书协”等正规机构名义,伪造红头文件、公章,甚至虚构“某国皇家艺术学院”“某国艺术科学院”等海外机构,以“国家级”“国际级”赛事为噱头,营造“权威认证”的假象。
二、连环设套,诱导持续缴费
从“参赛费”到“获奖费”,从“证书费”到“聘任费”,骗子通过“升级头衔”“入编名人录”“出版作品集”等话术,持续诱导。例如案例中,陈老先生收到的通知要求“每年缴纳换证费以维持荣誉”,形成长期吸血模式。
三、利用虚荣心,精准打击心理弱点
老年人退休后渴望社会认可,骗子抓住这一心理,以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“客座教授”等虚假头衔满足其虚荣心。同时,通过“不缴费将被拉黑”“错失成名机会”等话术制造焦虑,迫使老年人仓促转账。
【案例启示】
为了避免落入此类诈骗的陷阱,广发银行汕头分行提示老年人及其家属应注意以下几点:
一、认准正规机构,拒绝“野鸡比赛”。通过正规官方网站、官方电话核实活动真实性,警惕“白皮书”“无红头文件”的通知。
二、警惕“交费保奖”,破除“名利幻觉”。正规比赛不收取“备案费”“注册费”,更不会以“弃奖拉黑”威胁,若参赛需支付数千元费用,远超正常活动成本,极可能是骗局。多与家人沟通,听取亲人意见。转账前与家人沟通,避免因“怕丢面子”独自决策。

